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中国新媒体直播台 ·99729 次阅读
2022-06-18 21:46:51
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

她,一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山区农妇,靠摆摊发家做到贵州首富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几十年来,她坚持不上市、不融资、不打广告,用味道征服消费者,将几块钱的辣椒酱卖到世界各地,她就是陶华碧。

讲述商业创始人的故事,学习企业家的成功经验,探寻商业新模式。本期商路历程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的故事。

陶华碧创业前

1974年出生的陶华碧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,她从小没上过学,只认识自己的名字“陶华碧”三个字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20岁时,她经人介绍与一位地质调查员相识并结婚,婚后跟随丈夫走出大山,在贵阳定居,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。然而此时噩耗袭来,丈夫的重病让生活的担子一下压在了这个瘦弱的女人肩上。

为了给丈夫筹钱治病,也为了养育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,她不得不独自前往广东打工。为了省钱,她靠着自制辣酱就白饭度日。

不幸的是,她的付出和牵挂还是没能挽留丈夫的性命,在丈夫病逝后,她回到贵州独自照顾一家老小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那时的她为了生存下去什么都做过,扛大包、摆地摊,苦和累都往肚子里咽。担心自己孤儿寡母被人欺负,陶华碧变得非常强势甚至有些凶悍。

她经常背着百十斤的东西坐大巴去赶集,但背篓超重又占地方,售票员不太愿意载她,她就和售票员吵,吵到人家同意她上车为止,几乎次次如此。

长期的操劳让她患上了严重的肩颈疾病,贵州潮湿,碰上下雨天她疼得连腰都直不起来,但还是选择坚持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陶华碧开启创业路

42岁时,她终于有了点小积蓄,在龙洞堡街边开了家小饭店卖粉。说是饭店,实际上就是用废旧砖头垒出来的小铺子,砖头还是她自己捡来的。不过好在小店附近有一所技校,陶华碧卖的粉价格便宜味道好,深受学生们的欢迎。

作为母亲,陶华碧明白这些孩子在外求学不易,她对待这些客人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。学生逃课她会唠叨几句,学生吃不起饭时她会慷慨免单,学生的衣服破了她会帮忙缝补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有次她发现一个孩子经常逃课、身上还挂彩,她就主动去打听这个孩子的情况,在了解到这个孩子家里条件非常差,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在学生堆里充当老大,实际上本性不坏,陶华碧心一软,直接找到了这个孩子让他饿了就来吃饭,不收钱。

孩子被陶华碧母亲般的关怀感化,不仅再也不混日子,还经常去店里帮忙,又认了陶华碧当干妈,其他学生听他这么叫,也跟着喊起“干妈”来。一传十,十传百,大家都知道龙洞堡有个卖粉的老干妈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说起来陶华碧店里的食物和别家在制作上并没有太大区别,她的制胜法宝就是自制的辣酱。就着这一勺辣酱,再平凡的粉也能得到“升华”成为无上美味,甚至有穷学生为了省钱带着米饭来她家蹭辣酱吃。

陶华碧知道他们的难处,从不为难他们。有时候街坊邻居找她要辣酱,她也会很大方地送出去。一开始陶华碧对这独家辣酱并不在意,认为这只是小菜而已,然而后来她发现,但凡附近生意好的粉面店,都是找她要过辣酱的店,她这才意识到,原来自己的辣酱这么受欢迎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随着龙洞堡道路开发,陶华碧店里的客人又多了许多过路的货车司机。陶华碧心疼他们长途奔波累得吃不下饭,就经常送他们自制的辣酱。“老干妈”家的辣酱,吃了没人说不好,再加上司机走南闯北,很快她做的辣酱在整个贵州都小有名气。

还有人为了这一口辣酱,特意开车来买。陶华碧已经看到了商机,不过比起挣钱,她更担心自己关了店,穷学生们就没地方吃饭了。直到连那些学生们也这么建议她,她才下定决心,从卖粉改成卖辣酱。

“老干妈”辣椒酱开工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1996年陶华碧的辣椒酱加工厂开工了。与其说是工厂,实际上就是两间土房组建的手工作坊。既然要卖酱,就得讲究包装。为此她找到国营的第二玻璃厂,想要定制玻璃瓶。

当时的国营厂哪里看得上她这种小作坊,更何况一次定百十个,连开模成本都收不回来,厂长自然拒绝了陶华碧。

陶华碧倔劲儿一上来,铁了心要做成这笔生意,一不做二不休就跟在厂长身边死乞白赖磨嘴皮子,或许是因为被这强买强卖的架势给惹恼,或许是因为动了恻隐之心,厂长虽然还是没同意她的定制要求,却允许她每天可以捡一些没用的瓶子拿去用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就这样,陶华碧终于有了能装辣酱的玻璃瓶。她就这样每天晚上捡瓶子,白天做酱,挨家挨户推销,逐渐打开了销路。

陶华碧说自己不懂经营也不懂管理,但老干妈在她手里却生意红火,订单源源不断。1998年,老干妈的年产值已经突破5000万元

小作坊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个奇迹。更何况老干妈只是卖辣酱而已。那为什么只有老干妈成功了呢?最关键的还是口味,老干妈用的辣椒是贵州本地的辣椒,而且口味相对大众化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对于嗜辣的川贵地区而言,它不算太辣但下饭不错,空口吃也能接受。对于其他地区而言,它够味却没有其他辣酱味道那么冲。正因为口味在有特色的同时能做到大众化,老干妈才能被消费者接受。

除了口味,老干妈在价格定位上也很准确。它长期定价在八块钱到十块钱左右,当时的市场上八块钱以下的辣酱味道不如它,同价位的要么分量不足要么质量没它好,十块钱以上的又没它实惠。

随着南下打工潮的出现,老干妈走遍大江南北,和绿皮火车、泡面成为那个年代每一位为生活打拼过的人独有的回忆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老干妈虽说不融资、不上市,但坚持稳住现金流。当初厂子困难时,她也想过找政府帮忙办贷款,但看到政府大楼都破烂不堪,她决定还是不给政府添麻烦,有多少钱就办多大事。

在陶华碧掌权期间,老干妈从未拖欠供应商货款,每次都是现结。公司账上干干净净,没有负债、没有贷款更没有偷税漏税的小把戏,几乎每年都是当地的纳税第一名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据说有一次纳税大户表彰,算漏了老干妈缴纳的一笔税款,导致它纳税从第一名变成第二名。陶华碧当场就不乐意了,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公开声明,证明自己才是纳税第一名。她不懂资本的游戏,她只是认认真真做着生意,一分一毫都来得干净。

老干妈不打广告,但你却能在全国各地看到它的身影。这得益于它强势的铺货能力。辣酱的利润低,陶华碧就用走量的方式挣钱。上到大型连锁超市,下到乡镇杂货铺,陶华碧从不挑剔售货渠道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大范围、长时间的曝光,配合它显眼的红色包装,老干妈很快占据了辣酱市场的C位。有人说,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,这话不假。老干妈出口美国时,因为用料够优质,很快就通过了检测,国外一瓶老干妈的售价达到了79元,翻了近十倍。

除了华人,还俘获了众多国际友人的味蕾,成为来自东方的神秘酱料,甚至实现了“文化输出”。

陶华碧的管理没有技巧,全靠感情。在工人还少的时候,陶华碧把每个工人都当亲人、朋友对待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剁辣椒的嫌味儿冲想要撂挑子,陶华碧也不恼,二话不说自己上前示范怎么剁椒才不会辣到自己,工人见状也就不好再偷懒了。每次手下的员工家里有喜事,陶华碧都会送上祝福,还会很热心地当证婚人。

员工出差,她也会亲自煮上吃食让他们路上带着别饿着自己。厂子里有的员工住得远,食宿没有保障,陶华碧就包吃包住,虽然这对于当时的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但她还是坚持这么做。

从几个到几十个再到后面的上千个,她尽量记住每一个员工的名字,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妈妈一样的关怀。靠着这样单纯的情感维系,老干妈走出了贵阳、闻名全国、走向世界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陶华碧退休后

陶华碧退休后,她的儿子接管了公司,两个儿子一个跑去做房地产搞成了烂尾楼,另一个为了降低成本换了原料导致口味变化,而且短短一个月内两次厂房失火,让人不得不怀疑其内部管理出了问题。

老干妈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,口碑大不如前。年近八旬的陶华碧不得不重出江湖,强势声明大儿子做房地产是个人行为,与老干妈无关,通过划清界限为老干妈保住名声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另一方面肃清公司内部搞整顿,把原料换回以前的贵州辣椒。然而即便真正的老干妈重出江湖,市场也已被老干爹、老干爸等各种辣酱品牌占据,再也不是老干妈一枝独秀了。

现在的老干妈虽然没有以前那种味道,但情怀还在。不可否认,它是属于无数游子心中那一口家的味道。或许有一天情怀散去,老干妈也会淡出记忆,但陶华碧和老干妈的故事已成为传奇烙印在辣酱市场的历史里。

贵州“老干妈”陶华碧,把辣酱卖成国外奢侈品,她凭什么这么牛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责任编辑:盛红龙)

中国银行

推荐阅读: